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沒補習只靠看卡通 11歲小六生通過劍橋中高級英檢

台中一名11歲的小六生,小小年紀就通過劍橋中高級英檢,破了東亞最年輕紀錄,她是台中縣潭子鄉頭家國小的林佑安,沒有補習,只靠興趣、看迪士尼卡通,和自創的圖畫英語教材學習,她說她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周遊各國,用英文寫作讓世界各國的人分享他的旅遊心情。


林佑安表示,小時候收看迪士尼卡通時,都會轉成雙語的頻道,藉以訓練自己的聽力,把英文當作興趣,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學習英文,而父親林仲碩也認為,林佑安的英文程度已經不輸他了。


沒有補習也沒有在國外居住過的林佑安,在與外籍老師對話時全程使用英文,朗讀英文故事與唱英文歌也都難不倒她,她在英文領域裡的優秀表現,讓妹妹也跟著她對英文產生興趣,姊妹倆一起學英文,未來她們還要一起周遊各國,用英文和世界各國的人分享旅遊心情。

家長培養子女 毋重IQ輕EQ

資優學生雖被視為尖子,但亦可能因此有負面情緒,小天才思考敏捷及好奇心大,當發覺其他人難以明白他們想法,苦於無人理解而可能易生激動情緒。有心理學家指出,家長不應只注重孩子智商(IQ)發展,更要教導他們控制情緒(EQ),讓他們有一個完整性格。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明麗稱,現時社會認同智商達一百三十或以上,便屬資優學生,該類孩子學習會較快,表現聰明,思想敏捷,好奇心亦會較大。

  情緒行為易過激

  由於他們想法與同齡孩子不同,相處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因父母智商不及自己,感到想法得不到家人明白及接受,但又不懂表達,令情緒受影響,便可能出現古怪、甚至過激行為。

  張明麗稱,很多時資優學童不能面對挫折及失敗,故作為家長,不應只留意孩子高智商一面,而忽略教導他們控制情緒能力,當發現他們有情緒問題,便應及早糾正,以免影響日後出現性格缺憾。

  張續稱,本港現時未有專門學校提供給資優學童,小天才只能由就讀學校自行安排,大部分學校只會按其成績給他們跳級升班,卻未有針對他們優點而善加發展。

快樂教養五大法則(下)


練習並奮鬥不懈
鼓勵孩子磨練技巧並堅持到底,可更進一步強化支配感和勝任感,也能建立起心理學家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和戈爾茲坦(Sam Goldstein)所謂的「勝任區」。在兩人合著的《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中文版由天下雜誌出版)一書中,寫道:「勝任區是孩子表現很好、喜歡從事,並能得到正面關注的活動,更重要的是被認做個人的強項。」
即使很沒有信心的孩子一開始似乎會忽略正面的意見,造成父母變得挫折而減少正面回饋,重要的是必須持續讚賞而不氣餒。戈爾茲坦說:「真正的自我價值、希望和恢復力,奠基於他能夠在大家都覺得重要的域領中體會到成功的經驗。這就要父母能夠認出孩子的勝任區並且予以強化……。一旦孩子發現他的能力,就更願意面對已知比較會遇到問題的域領。」
就小嬰兒來說,學會走路是個重大成就,也是天生就能實現。提供嬰兒一些達成的方式:提供她可以依靠著平衡身體的物品、跨出一步就大加讚賞、如果向你展開雙臂時讓他能扶著你的手,嬰兒就能很順利地激發出這個本能。練習走路的技巧包括跌倒然後再站起來。如果你顯得不耐煩、催促她,或是一直抓著嬰孩的手讓她不會跌倒,孩子就不會有信心或得到支配感(以後孩子也可能會發展出學習困難)。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藉著試驗學習技術,或適時要求協助。她會學到如果事情一開始就不順就要趕快放棄,讓別人出面搭救或是幫她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孩子學會變得無助。
別忘記,孩子有自己的步調和做事方法。孩子所發展的「勝任區」最好是以能夠激發他熱情和好奇的活動為主,並不一定要順著父母所願。小心別把自己的興趣和步調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不是要教養出父母的複本或是早熟的小孩,而是一位樂觀、有恢復力並極為自主的人。
※秘訣:讓孩子觀察你在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練習並堅持不懈,可教他依此為榜樣。
盡力而為
研究顯示,小時候能夠接受延遲獎勵的孩子長大後在學業上、職場生涯和整個人生都有較好表現。這些孩子也更樂觀。多倫多大學的普倫西比(Angela Prencipe)和澤勒佐(Philip David Zelazo)所作的研究發現,兩歲的幼童會選擇較小但立即的獎勵,而不要較大但延遲的獎賞。這麼小的孩子,腦部皮質層還沒長成足以進行推理和計畫。到了四歲時,就有可能對環境做出更多判斷,並接受延遲的獎賞。兩人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四歲小孩更能接受問題的多重觀點,形成計畫、記得整個計畫,並且刻意依此計畫行動。」
具有注意力失調困擾的孩子會覺得做計畫很難。不穩固的親子依附關係,會讓孩子害怕媽媽可能棄他而去所以必須緊緊巴著媽媽不放,也可能因此而阻撓孩子接受延遲獎勵的能力。
訓練四歲以上的孩子如何為將來打算,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他們把情況都仔細盤算想過一遍,並示範給他們看,你是如何選擇可增添真實生命價值的未來獎勵,而不是追求即刻滿足。舉例來說,可以對孩子解釋說:「雖然酸奶油很香,可是你決定不要配著馬鈴薯一起吃,因為將來可能會對身體不好」。還有,「雖然你也想要有幢附大草坪的房子可以玩耍,還是要等到銀行存款夠多,這樣以後才能買到好房子,所以也就用不著東想西想。」如果父母自己不做計畫也不等待時機,只是大聲宣稱做計畫或等待的好處,根本沒有用。
顯然,確保孩子覺得親子關係穩固也很重要,這還能鼓勵他們期待會有好結果。實際而樂觀指的是明白你真正想要而且值得認真做計畫的事情通常都會發生(或者可以說是絕大部分都能完成)。重要的是,孩子參與計畫時表現的樂觀態度應該加以鼓勵,不要把他當做是個麻煩。讓孩子一起來計畫好玩的事:像是到海邊、養小狗、去動物園,或拜訪親戚朋友。
為了協助孩子學習擬訂長期計畫的技能,試看看以下幾個方法: ◎讓孩子參與擬定計畫,或是獨力完成或引導計畫進行,像是要穿什麼衣服、或是新養的小狗要帶去附近哪些地方散步。 ◎ 鼓勵與擬定策略和團隊合作有關的遊戲或活動,兄弟姊妹或全家一起來,像是藏寶遊戲。 ◎別揠苖助長。讓孩子有時間找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自己計畫。別期待孩子的想法十足理性,也別因此取笑她。如果孩子的計畫不可行,跟她解釋原因並且建議一些別的可行方案。 ◎父母要能說到做到,或是在計畫改變時要讓孩子理解。孩子情緒的穩定要靠他能知道視為模範的人足堪信任。 ◎如果好東西被推遲,別期待四歲以下的小孩會興高采烈;只好解釋說,有時這也是不得已的。
習慣說「好!」
最後,樂觀是一輩子的習慣,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我們所說的「習慣說『好!』」有關。「好!我可以蓋一間積木房子」「好!我可以翻個筋斗。」「好!我可以讓媽咪笑。」這就是高昂的自信心,對自己做得到或做不到的事都實實在在予以讚賞,不因一次挫敗就畏縮不前,並且搏得你所在乎的人能夠承認你的能力。
即使遭受挫折,就算有時是重大的失敗,也能由後續事件中生出樂觀和恢復力。哈維耶生下來就喪失視力還有右手(慣用手),可是他愛上了打網球,可能是因為雙親都從事這項運動。他的父母還有教練都從旁鼓勵,而不是說他不可能打網球。還沒上小學,他就能和雙親上場對打。等哈維爾長大些參加比賽,輸了好多次才逐漸掌握訣竅,可是父母不停的鼓勵,他也不曾停止練習。他發展出僅用左手的詭異低手發球法,並開始形成獨特的「勝任區」,甚至可以擊敗四肢健全的人士。哈維爾沒有打入溫布頓大賽,可是在自己的堅持和旁人協助之下他的確學會說「好!」。
配合上述的「快樂教養法則」,你就為孩子習慣說「好!」的終身觀念和經驗打下基礎練習並奮鬥不懈
鼓勵孩子磨練技巧並堅持到底,可更進一步強化支配感和勝任感,也能建立起心理學家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和戈爾茲坦(Sam Goldstein)所謂的「勝任區」。在兩人合著的《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中文版由天下雜誌出版)一書中,寫道:「勝任區是孩子表現很好、喜歡從事,並能得到正面關注的活動,更重要的是被認做個人的強項。」
即使很沒有信心的孩子一開始似乎會忽略正面的意見,造成父母變得挫折而減少正面回饋,重要的是必須持續讚賞而不氣餒。戈爾茲坦說:「真正的自我價值、希望和恢復力,奠基於他能夠在大家都覺得重要的域領中體會到成功的經驗。這就要父母能夠認出孩子的勝任區並且予以強化……。一旦孩子發現他的能力,就更願意面對已知比較會遇到問題的域領。」
就小嬰兒來說,學會走路是個重大成就,也是天生就能實現。提供嬰兒一些達成的方式:提供她可以依靠著平衡身體的物品、跨出一步就大加讚賞、如果向你展開雙臂時讓他能扶著你的手,嬰兒就能很順利地激發出這個本能。練習走路的技巧包括跌倒然後再站起來。如果你顯得不耐煩、催促她,或是一直抓著嬰孩的手讓她不會跌倒,孩子就不會有信心或得到支配感(以後孩子也可能會發展出學習困難)。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藉著試驗學習技術,或適時要求協助。她會學到如果事情一開始就不順就要趕快放棄,讓別人出面搭救或是幫她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孩子學會變得無助。
別忘記,孩子有自己的步調和做事方法。孩子所發展的「勝任區」最好是以能夠激發他熱情和好奇的活動為主,並不一定要順著父母所願。小心別把自己的興趣和步調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不是要教養出父母的複本或是早熟的小孩,而是一位樂觀、有恢復力並極為自主的人。
※秘訣:讓孩子觀察你在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練習並堅持不懈,可教他依此為榜樣。
盡力而為
研究顯示,小時候能夠接受延遲獎勵的孩子長大後在學業上、職場生涯和整個人生都有較好表現。這些孩子也更樂觀。多倫多大學的普倫西比(Angela Prencipe)和澤勒佐(Philip David Zelazo)所作的研究發現,兩歲的幼童會選擇較小但立即的獎勵,而不要較大但延遲的獎賞。這麼小的孩子,腦部皮質層還沒長成足以進行推理和計畫。到了四歲時,就有可能對環境做出更多判斷,並接受延遲的獎賞。兩人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四歲小孩更能接受問題的多重觀點,形成計畫、記得整個計畫,並且刻意依此計畫行動。」
具有注意力失調困擾的孩子會覺得做計畫很難。不穩固的親子依附關係,會讓孩子害怕媽媽可能棄他而去所以必須緊緊巴著媽媽不放,也可能因此而阻撓孩子接受延遲獎勵的能力。
訓練四歲以上的孩子如何為將來打算,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他們把情況都仔細盤算想過一遍,並示範給他們看,你是如何選擇可增添真實生命價值的未來獎勵,而不是追求即刻滿足。舉例來說,可以對孩子解釋說:「雖然酸奶油很香,可是你決定不要配著馬鈴薯一起吃,因為將來可能會對身體不好」。還有,「雖然你也想要有幢附大草坪的房子可以玩耍,還是要等到銀行存款夠多,這樣以後才能買到好房子,所以也就用不著東想西想。」如果父母自己不做計畫也不等待時機,只是大聲宣稱做計畫或等待的好處,根本沒有用。
顯然,確保孩子覺得親子關係穩固也很重要,這還能鼓勵他們期待會有好結果。實際而樂觀指的是明白你真正想要而且值得認真做計畫的事情通常都會發生(或者可以說是絕大部分都能完成)。重要的是,孩子參與計畫時表現的樂觀態度應該加以鼓勵,不要把他當做是個麻煩。讓孩子一起來計畫好玩的事:像是到海邊、養小狗、去動物園,或拜訪親戚朋友。
為了協助孩子學習擬訂長期計畫的技能,試看看以下幾個方法: ◎讓孩子參與擬定計畫,或是獨力完成或引導計畫進行,像是要穿什麼衣服、或是新養的小狗要帶去附近哪些地方散步。 ◎ 鼓勵與擬定策略和團隊合作有關的遊戲或活動,兄弟姊妹或全家一起來,像是藏寶遊戲。 ◎別揠苖助長。讓孩子有時間找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自己計畫。別期待孩子的想法十足理性,也別因此取笑她。如果孩子的計畫不可行,跟她解釋原因並且建議一些別的可行方案。 ◎父母要能說到做到,或是在計畫改變時要讓孩子理解。孩子情緒的穩定要靠他能知道視為模範的人足堪信任。 ◎如果好東西被推遲,別期待四歲以下的小孩會興高采烈;只好解釋說,有時這也是不得已的。
習慣說「好!」
最後,樂觀是一輩子的習慣,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我們所說的「習慣說『好!』」有關。「好!我可以蓋一間積木房子」「好!我可以翻個筋斗。」「好!我可以讓媽咪笑。」這就是高昂的自信心,對自己做得到或做不到的事都實實在在予以讚賞,不因一次挫敗就畏縮不前,並且搏得你所在乎的人能夠承認你的能力。
即使遭受挫折,就算有時是重大的失敗,也能由後續事件中生出樂觀和恢復力。哈維耶生下來就喪失視力還有右手(慣用手),可是他愛上了打網球,可能是因為雙親都從事這項運動。他的父母還有教練都從旁鼓勵,而不是說他不可能打網球。還沒上小學,他就能和雙親上場對打。等哈維爾長大些參加比賽,輸了好多次才逐漸掌握訣竅,可是父母不停的鼓勵,他也不曾停止練習。他發展出僅用左手的詭異低手發球法,並開始形成獨特的「勝任區」,甚至可以擊敗四肢健全的人士。哈維爾沒有打入溫布頓大賽,可是在自己的堅持和旁人協助之下他的確學會說「好!」。
配合上述的「快樂教養法則」,你就為孩子習慣說「好!」的終身觀念和經驗打下基礎。

快樂教養五大法則(上)


與一般人的想法相反,悲觀的思想並不會導致憂鬱症,反倒是和憂鬱出自相同的原因:童年壓力與創傷。事實上,憂鬱和悲觀在神經學上是類似的,本書的全部七大步驟對兩者都有功效。讓孩子具備積極的心態當然有助於驅除憂鬱,這一章還會再提出一些強而有效的樂觀教養技巧。
依據耶魯大學的洛克哈特(Kristi L. Lockhart)所說,一般情況下,兒童直到七歲都極度的樂觀。她的研究顯示,幼稚園到小學一年級的小孩相信人有辦法歷經很大的轉變,負面的特徵都變成正面的,最不聰明的也可以變成最聰明,最壞的變成最好的,甚至少了根手指頭也會長回來。這種天生的樂觀讓小孩有勇氣應付新的挑戰,學習新技能,嘗試新的人際關係,不屈不撓。
七歲到十歲間,接替的是比較均衡但仍屬正面的觀點;不過,小孩的基因將決定他是比較傾向冒險還是謹慎。這兩種觀點都是狩獵採集部族所必須,不過要是樂觀的想法不能占上風,人類就要像渡渡鳥一樣滅絕了。
家庭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這天生的樂觀不會退讓給賓州大學(Pennsylvania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所謂「習得的無助感」,這類悲觀想法是由於持續的失望和挫敗所造成,他認為這兩者就是憂鬱症流行的主因。
快樂教養五大法則
樂觀的觀念有五個關鍵重點,而且越早學會越好。這些「快樂」法則包括:接受現實的挑戰以促進自主和勝任感、成功、堅持。如此得來的成功經驗可培養面對挫敗時的回復力,以及對於萬事總有轉機的期待。要想讓孩子信守這些行為準則,你可以鼓勵孩子:
◎試了再說。 ◎成功失敗都坦然接受。 ◎練習。 ◎為最佳結局做好準備。 ◎說「好!」可讓樂觀以及高昂的自信心成為終生習慣。
鼓勵「試了再說」
澳洲人經常會說「試看看」,意思是冒個險、試一試。為了鼓勵孩子養成「試了再說」的習慣,一開始就要提供他適當的支持與挑戰。兒童是天生的冒險家,讓他們身處於充滿顏色、動作、紋路還有各種表面的豐富環境中,有助孩子能夠展開熟悉這個世界的有趣感官與動作程序。父母提供安全感和鼓勵,讓孩子了解到你對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很高興,並在需要時幫他一把。
嬰兒透過遊戲學習,像是突然冒出頭來,並能用眼睛或耳朵追蹤你的臉或其他物品。等孩子長大些,玩的遊戲要能鼓勵他使用新字,或讓他爬過阻礙物找你或拿他心愛的玩具。四歲或五歲時,孩子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戰,譬如閱讀或從愈來愈遠的地方找路回家(和大人一起)。記得,父母的鼓勵、讚賞,要比孩子所追求的「目標」還受歡迎。
※秘訣:把遊戲拆成孩子能夠成功應付的段落。千萬別讓孩子認為如果失敗了會讓你很失望,要不然他會乾脆不願嘗試。
成敗都能接受
吉卜齡的詩〈如果〉有一段,描寫的正是均衡的樂觀態度:
如果你能接受勝利與挫敗 都以平常心看待。
雖然父母必須盡其所能確保孩子可以有成功的經驗,以便對生活周遭能有所掌控,也要教他了解到沒人能夠永遠一帆風順。就算是超人也要怕他家鄉來的礦石!樂觀的真正意義是說,孩子能夠接受在某一件事的表現並不理想,並不會因此認為他每次的努力都將成空。更重要的是,即使孩子失敗仍能保有自我意識,仍是個有價值的人。
一旦父母把自己的自尊和孩子的成就掛勾,往往就會發生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孩子的表現(或毫無表現)很不高興,不妨捫心自問這情緒是否和你的自尊串連在一起,還有,是不是和童年時父母對你的反應有關。
父母如何為孩子「描述」(或是述說)某事件的結果,將會大幅決定他的反應,也教會他以後對此狀況應該怎麼解讀。讚賞孩子的嘗試和做事方法而不僅是讚賞結果,有助於維持孩子的信心和堅持。例如,假設孩子游泳比賽輸了,當然要承認他的沮喪或挫折感,不過還要再加上一句像是:「我覺得你很棒。你並沒有放棄,而且手臂的動作和上游泳課時一樣好。」
有能力接受某次失敗只不過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災難,也就是不要把挫敗「視為慘劇」。塞利格曼說:「失敗……可暫時打壓自尊,不過孩子對失敗的解釋方法更有可能造成傷害。」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讀一個句子遇到困難就認為「我絕對學不會認字」,或者朋友沒找他一起玩就覺得「沒人喜歡我」,就會對自己對生命普遍都不滿意。你可以從旁協助,指出這些負面的結果並不長久也非全面,不過是暫時和單獨的例子。以更為正面的觀點表述孩子的經驗,像是這麼說:「我曉得這很氣人,不過這一句真的很難,而且其他的句子你都會了!」或是:「這次他們沒有請你一起玩並不表示沒人喜歡你,也許他們沒看到你也在那。」不管孩子的情緒感受如何,都要能夠以同理心看待;以你的觀點實話實說,或者不妨也提出父母的個人意見。
「總是」或「都沒有」之類的字詞,就是塞利格曼所謂「持續悲觀態度」的徵像。他說:「很快就放棄的人,相信他們所遇到的倒楣事都是持續的;壞運氣揮之不去,還會一直影響他的一生。不受無助感作用的人,則相信壞事的起因都是一時。」
往往,成年人都變得會被最終目標所迷,喪失可以樂在過程當中的能力。然而,生命中大半時間都是過程:唸學位、運動以保持身材、往目的地旅行。事實上,研究顯示像是升職或搬新家之類的重大事件,並不像日常經驗那樣影響我們的總體情緒。幼童與生俱來可以完全專注於眼前而不會為結果操煩。雖說父母可能需要慢慢教導孩子一些現實感(稍後我們會談到延遲享樂),還是應該著重在過程。若想將這種態度當做是孩子的典範,父母要以那些能在過程中享受的事情為主,盡可能把你的一生照著安排,而不是那些你覺得「應該」做、或已知可以達成某個目標的活動。人生的旅途上幾乎都是過程,大部分的勝利與挫敗都不過是路上的標點符號。
※秘訣:記錄一天之中你說「總是」或「都沒有」的次數,想想看你傳達給孩子的訊息是什麼!

現代父母十件糊塗事


一、想太多 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如: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等。...........小孩子要跌倒再爬起來 才知道痛 知道要自己努力自己小心 保護過度反而抑制其成長 二、做太多 替兒女承擔太多的責任,例如:接孩子上下學、替孩子拿書包、替孩子複習課業等。........自己的事自己做 訓練責任感
三、罵太多 情緒遷怒時,不理性的話往往脫口而出,結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親子關係惡劣。....父母的EQ很重要
四、給太多 無論是物質生活的補償,或是口頭上的讚美,有時候給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脹。......總給了很多昂貴的玩具 .衣服.用品....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 .......
五、要太多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結果安排了過多的學習,讓孩子大感吃不消。 .........要孩子有興趣自己學習 不然強迫學習的反作用是孩子害怕逃避學習 反而可能扼殺了他的興趣
六、玩太少 親子之間太少有趣的休閒活動,欠缺開懷大笑的共同回憶。......童年只有一次 但卻是最欠缺的
七、「坐」太少 親子之間少有坐下來聊天談心的習慣..........聽他的說法 說我們的想法 帶領他的思維 ...
八、知太少 可能忙於工作,可能忙於家事,結果忽略現代資訊吸收,親子間只能談些日常瑣事。
九、愛太少 父母當然關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行動表達上,總是還不夠具體和明確,使得親子相處上,減少了互動的潤滑劑..............愛在心理口難開已成過去 要勇於在行動上表達愛
十、變太少 親子相處模式一成不變,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斷調整,以致孩子越跑越遠 。......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相處模式

最易毀掉孩子的七種行為


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
具體方法有這樣幾條:  
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干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挂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摧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了。  
4、和孩子說話時口氣決不能和藹,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還能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片語,則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麼傻的”“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裏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上進的。  
6、要學會遷怒的本事。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後要想方設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麼事都歸功於孩子的過錯然後教訓他,並制止他流眼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當眾出孩子的醜。前6條都是在家庭裏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锏。你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您掌握了以上7條,就基本上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當然,還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做到運用自如,這樣才能將你的孩子徹底毀掉,使他終身一事無成。

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


給孩子一份真誠的讚美。
別讓孩子有負面的自我評價。
常對孩子說「請‧謝謝」,也讓他們學會對別人如此說。只有我和你-----和孩子共度一段愉快時光。幫助孩子學習作決定-----鼓勵孩子玩需要作決定的遊戲。下象棋、西洋棋,都可以讓孩子們在不受父母的影響下,學習作決定。讓孩子從游泳中建立自信-----會游泳的孩子,已經能克服生命中最大的恐懼‥懼水症。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將體會‥恐懼是可以面對的,技能是可以學習。讓孩子擁有貴賓般的尊榮-----孩子的自尊是在他人一次又一次的另眼看待和重視中建立起來的。問問孩子的意見-----在談話中記得問問孩子:「你認為呢?」、「你的看法呢?」、「你對這事的感覺如何?」、「你有其他意見嗎?」為孩子佈置一個發表園地-----用冰箱的門做為發表園地,或者在牆上釘一個框框,展示孩子作品。幫助孩子結交朋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邀朋友到家裏玩。你可以選定幾小時或幾天,讓孩子帶幾個朋友到家裏玩。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語言能力。教導孩子如何使用指導手冊-----讓孩子有親手組合新的孩童床或玩具火車組的經驗。讓孩子從閱讀指導手冊中學會將東西整理就緒。為孩子訂定生活常規。教孩子基本的急救方法-----急救和意外預防技巧還能幫助你的孩子有處理緊急情況的信心。盡可能回答孩子的問題。遵守諾言-----對孩子來說,遵守諾言也是愛和關懷的高度表現。在孩子眼中看來,不遵守諾言就是說謊,就是不愛他。教孩子基本的烹飪技巧。鼓勵孩子讚美他人。鼓勵孩子參加團體活動。鼓勵孩子問問題-----問問題需要有勇氣、積極的自尊和自信,幫助孩子獲得知識和改進學業成績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勵孩子問問題。為自己發光鼓勵孩子走自己的路。盡可能告訴孩子你這樣做的理由。盡量參加學校的家長會。讓孩子教你一些「新」事物-----給孩子機會,讓他教你一些他知道而你「莫仔羊」的「新」事物,這將令他神采飛揚。教導孩子如何「迷途知返」-----教孩子萬一迷路了,該如何「迷途知返」。首先告訴孩子務必要留在原地不要隨意走動。訓練孩子說:「我迷路了,你可以幫助我嗎?」。教孩子如何找出自己的位置,以及教孩子看地圖的技巧。幫助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拒絕-----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品味、好惡、觀念、價值觀或者作風。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許有些人和你的孩子一拍即合, 有些人則不然。讓孩子學會「給予」-----讓孩子知道給予不是對不如已者的施捨,而是一種愛與關懷的表達。讓孩子知道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也是一種禮物。準備兩枚應急的銅板打電話-----一個擁有兩枚應急的銅板打電話的小孩,是一個能扭轉劣勢,轉危為安的孩子;一個知道自己應該何時以及向誰求救的孩子,是一個不會孤單和恐懼的孩子!鼓勵孩子背誦文章-----其實,背誦詩篇、名言警句或成語可以幫你的孩子留意語文文字的結構和使用方式。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比較喜愛舞文弄墨,而且在語文方面也會有較高才能。給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自由。教導孩子學會如何自我保護。鼓勵孩子結交可信賴的大朋友-----鼓勵你的孩子和他的祖父母、叔、伯、阿姨,建立良好的關係,讓這些親人成為孩子可信賴的大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別人。不做無益的恐嚇威脅-----如果你說:「假如你這麼做,爸爸會打你屁股」,在孩子惡劣的行為發生後,卻沒有懲罰,這就是無益的威脅恐嚇。沒有言出必行的話,會讓孩子認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信爸爸在說真話。」幫助孩子預作準備-----信心、自尊,是給「預作準備」的孩子,也就是準備就緒去迎接挑戰的孩子,以及知道「爸媽非常尊重我,幫助我為第一次的經驗預作準備,我不需去害怕面對這些新事物。爸媽都認為我可以處理這個情況,所以我當然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面對失敗。讓孩子擁有一個帳戶。和孩子一起嘗試新事物。孩子闖禍了,讓他自己善後。與孩子分享你的希望。和他談談關於「性」的事。給孩子一份值得永存的遺產,不一定是金錢。教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重視孩子的新發現。讓孩子養寵物。
讓孩子擁有意外的驚喜。
勇於向孩子說「對不起」。
緊抱孩子,告訴他「我愛你」。

教育三大財富能力


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教育三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了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 除了教孩子處理慾望 更要認知有些東西並非錢能衡量 第一項能力,可以從兒童三、四歲就開始。讓他自己管理一點零用錢,讓他認識錢的多寡與物質的關係。「許多孩子輕易擁有昂貴的玩具、衣物,卻不知道那得要用好幾千個一塊錢才買得到,他們習於獲得,卻不知道背後的代價。」 其次,大人應該幫助孩子學習處理慾望。邁爾思特別指出,這部分的教育包含了最重要的精神是對自己的慾望負責,另一方面學習延遲慾望得到更大的快樂。「在有限的狀況下,不妨讓他順著自己的慾望亂買東西,讓他承受沒有節制的後果。」例如孩子克制不住,買來垃圾玩具,轉眼就後悔,也沒有錢再買其他想要的東西。這是他的決定,他必須自己負責。做為父母,不可以去替孩子收拾善後,或心軟支助他。此外,父母可以帶領全家對每個人喜歡的物品都晚一點再買、等久一點再買,大人、小孩一起感受「慾望延遲」之後,得到時那種更大的滿足感。 讓孩子了解錢能做什麼,僅僅是財富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應該了解金錢的局限性 。孩子在接觸金錢之初,有時候會非常天真的給所有東西「標價」,這時正好可以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比如爸爸週末如果去工作,可能會掙更多的錢,可是爸爸愛孩子,我們的假期因為爸爸的參與而更快樂,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就比金錢更重要。透過類似的方式,孩子逐步認識到,金錢不是唯一的目標或標準。孩子接觸到的價值觀越多元,金錢就越不會成為唯一的標準 。 國外不少富裕家庭很強調讓子女參加社會公益事業,這些白金小孩參加和平隊等志願者組織,認識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與其他階層的孩子交往中得到鍛鍊,看見別人的缺乏、自己的幸運,同時從為他人服務當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這些機會也是另一種對抗富裕病最佳的教育。 因為擔心童年富裕病的流行,美國的一些父母親,選定一天為「非消費日」,讓大家習慣不購物也能得到快樂。這也是透過「匱乏」進行的財富教育。
除了教子女正確金錢觀 父母的行為標準也要和孩子一致 邁爾思也提出了六點「親子財富行動」計畫:
一、父母跟孩子都為自己的開支做記錄。
二、父母每週找一天跟孩子討論家中開支狀況。
三、父母定期向孩子解釋經濟活動的基本原理,例如借貸與利息的關係、投資與報酬的關係。
四、父母帶孩子為家庭重大採購比價,體驗聰明消費的樂趣。
五、父母跟孩子一起犧牲一些物質享受,例如每週有一餐不吃,體驗飢餓滋味,將那一餐金錢轉來資助有需要的人。
六、父母做典範,常常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樣東西嗎?問孩子:我們家真的需要這樣東西嗎? 「最重要的是最後一點,因為財富教育只有父母的標準與孩子一致才能成功。」